诗情悠悠穿古今!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看赵勋笔下的“梅州十二才女”
编者按
“四头四尾”“健妇把犁胜铁汉”……众所周知,客家妇女具有“刻苦耐劳”“顺从坚忍”“勤俭朴实”等鲜明的悠悠形象特征。鲜为人知的穿古九游是,许多客家妇女才华横溢,今妇际“博通经史诗文高”。女节女值此第111个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到之的梅让我们通过嘉应学院美术学院赵勋老师的赵勋州梅州历史上十二才女图,感受这些客家才女穿越历史时空的笔下诗情悠悠……
一袭千年客韵,一抹浓郁乡愁。诗情梅州市梅县区丙村的悠悠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客都人家老街一隅,由梅州市客都陶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的穿古诗意栖居书画艺术展馆、流金岁月电影海报展馆于今年1月初悄然开馆。今妇际展厅里有一个主题展成为观众打卡热点,女节女那就是到之的梅《群星璀璨耀客都——艺术家笔下的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国画展。最近,赵勋州笔者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特地前往探访。
展厅里, 映入眼帘的是赵勋、陈挺通两位画家创作的林风眠、黄遵宪、丘逢甲、宋湘、李国豪、九游李金发、侯过、罗香林、邹鲁、丁日昌等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形象。画里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扑面而来,他们被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笔者问为什么把这一主题作为开馆之首选?馆主晓晴认为:作为“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梅州,拥有璀璨的文化和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推出这个梅州历史文化名人画展,目的是讲好文化名人故事,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认识梅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挖掘以林风眠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群体,彰显先贤,让先辈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同心合一,在建设文化强省中把梅州打造成广东文化高地,让梅州文化之乡这张品牌变得更加绚丽夺目。
在这个主题展中,赵勋创作的梅州历史上十二才女图引人注目,是这个展览的最大“亮点”。 赵勋,二十多年前从东北黑土地落户梅州,供职于嘉应学院美术学院。作为“新客家人”,赵勋潜心研究客家民情风俗,人文历史,曾用8年时间创作了123米长,高2米的客家历史人物鸿篇巨作《从围龙走出来的客家人》,他以饱蘸情感的中国画笔墨勾画出近2000个人物,浮雕般地描绘了客家人的南迁史、苦难史和奋斗史,从而使之成为充满浓重历史意味,充溢客家人精神的历史画卷。 这个“扛鼎之作”是赵老师艺术生涯的巅峰。赵勋刻画的历史上梅州十二才女图,题材新颖、视觉独特。谈到为什么想到创作梅州十二才女图时,赵勋认为,客家妇女,她们善良温柔,勤劳健康(因为她们是不缠足的),自重自立,纯然真挚。过去,人们谈起客家妇女,往往赞叹她们的“天足”和“勤劳”,至于她们在文学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其实,客家妇女“巾帼不让须眉”,许多客家妇女才华横溢,在诗词等方面建树颇丰,其中就有历史上的梅州十二才女。如清末民初的叶璧华,有四子一女,中年丧夫,她强忍悲痛,含辛茹苦,抚育孩子。为增长学识,她年届半百仍拜著名文人叶兰台为师。她的诗词赋皆佳,有《古香阁集》传世。叶璧华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有深情婉约的《闺怨》:“一叶梧桐忽报秋,闲庭风雨小窗幽。闭门怕见高楼月,空惹人间午夜愁。”也有悲壮慷慨的《有感》。著名诗人丘逢甲对她十分敬佩,其《题叶婉仙女史古香阁集》对其大加称赞。叶璧华晚年推行新学,在嘉应州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懿德女校,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清朝时期的古瑶华,天赋极高,诗才敏捷。丈夫每有题咏,古瑶华随口占诗相和。她的“剩有知音司马在,春明门外柳如烟”(《口占》)是至今传诵的名句。还有出身书香门第的近代岭东三大女诗人范荑香、博通经史的奇女黎玉贞等等,她们的美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为传承客家文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赵勋了解到有关梅州十二才女资料信息时,他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长达几个月魂不守舍的“大画之舞”就此开始。赵勋将传统绘画理念与现代艺术审美相互交融,同时用中西绘画结合的表现形式,采用重彩的绘画手法,以精准、细腻的特点再现客家才女们的时代风貌和生活情景:她们观书、缝衣、吹箫、赏花、抚琴、教子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客家妇女的冠服、发型、首饰等,画中每处细节都非常丰满,复杂而不乱,细心经营,落笔大胆。画面背景都带有浓浓的乡土味道,这一方面说明赵勋的功力,另一方面说明赵勋对客家风土人情体会至深;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出客家妇女的共性,那就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坚毅不拔、聪明善良、养儿育女、勤奋好学等等,但凡观画者无不感悟到画中的灵魂,并为之动容,为她们催人奋进的精神所震撼 。
诚然,在中国画坛上,赵勋是人物画方面的高手。他始终用画家的执著和热情去体验和感受山川河流、历史人文,去彰显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品赵勋的作品,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享受。笔者感觉,这个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展,作品主题鲜明,充满正能量,表达了画家、藏者深沉的客家情怀、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对家乡,对客家历史、人文的推崇和思考。无疑,这个展览无论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都堪称典范,将给观众带来一场文化饕餮盛宴。
▲许贞妇,明朝(今梅州市)人。她的《课幼儿》一诗是客家妇女中最早见诸文字的诗作。
▲叶璧华,清末民初人。著有《古香阁集》传世。晚年创办了嘉应州第一所女子学校“懿德女校”。
▲孙汝兰,清朝人。她的诗《百尺楼》,大胆表白爱情。她还有词载在《全清词钞》中。
▲范荑香,清朝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著作为《化碧集》。
▲古瑶华,清朝人。她的“剩有知音司马在,春明门外柳如烟”(《口占》),是至今传诵的名句。
▲黎玉贞,清朝人,字宁淑。著有《柏香楼》文集一卷,诗集二卷,可惜都已散失。
▲红兰女,清朝人。代表作有《寄题仙槎老词坛图册,应秋田外子之嘱》等。号称“红兰主人”。
▲黄宝阁,清朝人。她原籍是在番禺,后来嫁至梅州。著有《绣余吟草》。
▲李氏女,清朝人。她有多首绝命诗载于《梅水诗传》。
▲李梦梨,清朝人。著有《兰膏剩草》诗集。
▲张璧华,清朝人。她的《花朝口占》脍炙人口。著有《写韵轩诗抄》。
▲李斯和,清朝人。其诗载《梅水诗传》。
撰文:静子
编辑:罗欢欢
- ·抖音话题流量超5000万!广东“百万万工程”农技达人强势出圈
- ·有人掉进手扶电梯?上海地铁辟谣:无人员受伤
- ·6月15日起广铁增开往返香港高铁 穗港往返运力较去年增约一倍
- ·谷爱凌成为巴黎奥运会首个中国现役运动员火炬手
- ·海丰大湖镇:以“四轮驱动”方式多方位助力村落子复原
- ·新政首周提振效果明显 广州楼市走出独立小波峰
- ·今年第2号台风“马力斯”生成!预计31日夜间登陆广东
- ·涉诉企业遭遇融资难?法院:信息说明服务覆盖金融和投资机构
- ·美股继续暴跌,纳指进入熊市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新政后的佛山楼市:一周成交量达年内次高峰,多盘迎来看房热
- ·2024年中日群众体育交流活动在广东深圳举行
- ·巴拿马侨胞遭遇“使馆来电”骗局 中使馆揭穿电诈新手法
-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风险意识
- ·各地各高校将集中组织大规模校园招聘
- ·6月1日发售!这4条高铁车票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
- ·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6.5%
- ·前广州队功勋外援穆里奇退役:我在中国享受到了最好的时光
- ·热评两岸丨一张被点击18亿次海报背后的两岸民意
- ·“百千万工程”茂名行|茂名:产业向“新”而动 发展加速提“质”
- ·“短途游”成热门选择 清明假期日均客流预计破4000万
- ·6月1日发售!这4条高铁车票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
- ·近近近近!“联合利剑—2024A”演习精彩瞬间呈现之——近距同框篇
-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 ·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 ·新政后的佛山楼市:一周成交量达年内次高峰,多盘迎来看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