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都要记住那段历史!”今天,听梅州抗战老兵讲述峥嵘岁月...
2023年12月13日,远都月是记住今天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那段九游本报记者跟随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走访慰问我市部分健在的历史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波澜壮阔的听梅峥嵘岁月、分享今天幸福生活的州抗战老日常点滴。
时年100岁的兵讲抗战老兵潘金胜讲述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分享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述峥
“我们永远都要记住那段历史。嵘岁”这是远都月记者在和百岁抗战老兵潘金胜的交谈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时年100岁的记住今天潘金胜,是那段九游梅县区南口镇人,于1942年8月参军入伍,历史曾参加第三次粤北会战。听梅“44年冬的州抗战老时候,日军攻打韶关,我们负责保护长官部,与日军激战两天两夜。”回忆起当年,老人慢慢陷入了沉默,他说,离开部队后他回到了家乡,而当年同村同宗10人参军,只有他回来了。
面对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关心和帮助,老人倍感欣慰,“他们不仅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安慰,更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了我们帮助,我非常感谢他们。” 潘金胜表示,因为协会的关注让抗战老兵这一群体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些年来,不少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爱心组织都对他们给予了一定的关心和帮助。如今的潘金胜身体健朗,每天上午都会去公园散步锻炼,和老友聊天,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义辉伯!”今年96岁的抗战老兵李义辉正在楼梯间等待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到来,看到协会副会长江宏章,他迫不及待地给予了拥抱。“快进来!快进来!” 李义辉笑声爽朗、生活安逸,96岁的他已是目前梅州健在的抗战老兵中最年轻的一位。
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探望梅州抗战老兵李义辉。(黄钰然 摄)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当时号召从军报国的口号,这是1944年,我17岁,还在梅州中学读高二,在听到号召后,我立即响应加入。” 李义辉说,入伍后他跟随部队在福建武平集训,半年多后,日本投降,国家宣布抗战胜利,他便复员继续读书,并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就读。李义辉还曾回到家乡,在梅县区松江中学、梅县区隆文中学、大埔中学等地任教,于1988年在梅县退休。“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去了解这段抗战历史,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老人说。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本行走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希望这段历史能被更多人所了解,传承老兵们舍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江宏章介绍,今年也是协会成立的第10个年头,2014年,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关爱抗战老兵为主题的志愿者协会,10年来,协会深入开展各项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受到全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部分困难抗战老兵的生活,协会成立以来,还联合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一起,每月为困难抗战老兵发放1100元的致敬金;在每年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来临之际,组织志愿者带上节日慰问金、节日礼品上门为抗战老兵送上节日的祝福。至2023年10月,协会累计发放致敬金、慰问金及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费用合计近1267万元。
据悉,自2010年以来,梅州共发现抗战老兵400多位,现仍健在的幸存老兵28位。“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在关爱抗战老兵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江宏章坚定道。
文/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 ·广东多地终于“解冻”!清明天气又要“变脸”
- ·中消协就民航“加价选座”问题发声:绝不能让其成为行业惯例
- ·去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 ·2月3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645.4万人次 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 ·外交部:敦促加拿大为中加企业开展正常贸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环境
- ·民进党当局抹黑污蔑大陆惩“独”司法文件,国台办回应
-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来了!补贴范围扩展至12类家电
- ·国台办:两岸同胞是一家人 对台湾地震灾情深表关切
- ·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
- ·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达95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
- ·春运高峰遇上寒潮怎么办?请收好这份出行攻略
- ·商务部:欧盟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 ·1116.1万人次,广州地铁清明节前客流刷新本年纪录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省部级及以上干部73人
- ·春晚吉祥物“巳升升”有哪些中式美好寓意?设计团队揭秘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破万亿元,意义几何?